国内:限制港口本质是分工
特殊时期,果然是要高举“拒绝洋垃圾”大旗。现在港口检查越来越严不说,连口岸的进口品种都要受限制了。果不其然,又是华东和华南等地占据了一半多的席位。
很多人不禁要说了,这回的15批外废进口只怕是回光返照,今年下半年能进口的废纸要少了吧。
话虽不错,但是限制港口主要是限制进口种类,其本质是一种分工。港口负责某一种类的进口,主要能提升进口检验工作的集中处理。
例如某些港口负责进口废纸,那么相关部门能将相关检测力量集中在这几个港口来做这些事情,因为种类的减少,相关检测工作就能够快速的进行推进。
另一边,根据中国的检验新规要求,检查员对出厂装船的每一批废料都要进行检查。在检验现场,检查人员将检查每一个装载到卡车上废料包装,并盖上印章。如次一来,所有出口到中国港口的货物,必须经过漫长的等待。
要知道在过去,来自中国认证和检验集团(CICC)北美公司的检查员只是偶尔来到出口工厂现场抽查,大约每季度一次。只需要经过这些既定检验程序,出口商在下一次现场抽检查之前可被允许对货物进行自我认证。
新规的出台,使得美国的废料打包商对出口中国的可操作性产生了怀疑。专家分析认为这或将极大地增加装船货物的协调难度。同时或许会引起废纸的断供也未可知。
我们可以肯定的是,现在的废纸和原纸的供应格局已经逐渐走向“国内为主、进口为辅”的局面,国内的废纸市场也在逐渐洗牌。二级厂三级厂需要尽快调整自身产能结构,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,跟上大调整的步伐,才能在混乱的市场中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。